在婉轉的山歌和鮮艷的鳳凰裝中,打好生態和民族兩張牌的景寧,亮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姿態。
連續兩年入圍全國村鎮的“奧斯卡”榜單,永興村底氣何來?12月11日,記者來到這個小小村莊,一探究竟。
一頭連著城市、一頭連著農村,小城鎮是城與鄉的紐帶和“黏合劑”。城市建設有多美麗?與鄉鎮建設息息相關。
青黛色:憶山、憶水、憶石倉,青黛色的山水,青黛色的瓦楞,遠客紛沓而至,流連于這里的美景,癡迷于時光的遺存。
這位戴著黑框眼鏡、個頭不算太高、看起來有些靦腆的理工男和英雄形象不太一樣。但如果你聽過他的故事,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豎起大拇指。
兩條山岕,看似無交集,卻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視彼此為“頭號對手”,開展了一場你追我趕、如火如荼的PK賽。
一花獨放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。讓全世界更多的人受益于優秀經驗,以平等姿態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共同發展,是與會人員的共同景愿。
新時代培育和提升鄉風文明,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,是滿足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。
天臺縣在深化“千萬工程”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過程中,著力打造全域秀美、生態富美、和合共美的美麗鄉村升級版,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。
不久前的國慶假日,建德市梅城鎮迎來了近10萬游客,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與美麗城鎮建設帶來的紅利,由此可見一斑。
剛剛過去的國慶期間,曹榮林很忙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文明勸導,在九九重陽節時進行戲曲演出,都能看到他穿著紅色志愿背心熱心服...
今年84歲的俞定錫,小時候沒讀幾年書,靠自己日積月累的學習,用了8年時間,編寫了30多萬字的《陳塔村歷史》。
這個占地約800平,看著十分“高端大氣上檔次”的村文化禮堂之所以能落成,和當地一位鄉賢分不開,他就是捐贈了500萬元的偉星置業總經...
尋訪龍泉老區的第一站,我們選擇了住龍鎮。這里是粟裕、劉英開辟的浙西南革命根據地核心區域。
后巖村位于浙江桐廬分水鎮西北部,三面環水,現有202戶人家。別看村子不大,走進村文化禮堂,掛滿了一整面墻壁的各類榮譽獎牌映入眼簾。
2019年是浙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。自此,全省1191個小城鎮全部完成整治任務并驗收達標,為下一步……
炎炎夏日,淳安縣威坪鎮茶合村,這個地處浙皖交界處的偏僻山村,因為茶合革命烈士紀念館這條新推出的紅色精品旅游線路而突然“躥紅”。
以扶持青年創業創新為抓手,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“1234”專項行動為著力點,讓青年在鄉村成長,在鄉村閃光。